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东宁市精准扶贫让好日子有了新“盼头”

    信息发布者:孙邴康
    2018-01-23 13:47:48    来源:东宁市委宣传部   转载

    “现在我们有了固定收入,有能力一点点把饥荒还上,能给孩子买上排骨、鸡蛋,让他吃上好东西,真是感谢扶贫,让我们再次看见生活的希望。”东宁市大城子村刚刚脱贫的李国民感慨地说道。

      “雪中送炭”的精准扶贫

      1970年出生的李国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和妻子、儿子、母亲生活在大城子村,日子原本过的很富足。2008年,一场晴天霹雳降临到这个家庭,李国民夫妇年仅3岁的儿子李海洋突然被查出白血病,要想治愈就需要手术费100万。为了救治孩子,李国民一家四处筹借,终于凑够了手术费,从此也债台高筑,陷入贫困的生活。

      2015年,大城子村为李国民一家申报了贫困户,在获批之后,李国民一家迎来了扶贫工作组,这些精准脱贫政策也犹如雪中送炭一般为李国民一家带来了新的转折。“扶贫小组每次来的时候都会给我们拎来米面油之类的生活用品,过节还给我们送粽子、送月饼,孩子一看见他们来了就特别高兴。”李国民回忆说道。

      扶贫组带来的帮助首先就是解决生活最迫切的问题,他们为李国民一家带来了一定的生活必备品,解决了贫困家庭的燃眉之急。工作组还贴心的帮助李国民联系医保局和民政局,为孩子报销医药费的事情出谋划策,让李国民享受到更多的政策帮扶。

      走上产业脱贫的“康庄大道”

      生活上的帮扶只能是沙漠中的一杯水,要想脱贫还要在沙漠中打出“一眼泉”。李国民和妻子非常勤劳,大城子村又是黑木耳种植大村,于是扶贫组与村委会商议之后,决定帮助李国民走上黑木耳种植的脱贫之路。

      要想种地栽木耳就需要一定的资金去购买菌需物资,为了这笔钱,扶贫小组也是想尽了办法,先后多次去农村商业银行、农行等信贷部门沟通协调,最终农商行根据李国民家的实际情况决定将他家的贷款上限破格由6万提升到10万。

      有了这笔贷款,勤劳的李国民夫妇全情投入到种植中去,每天早晨天不亮,他们就早早起床去菌地忙活,晚上要天黑透了才能回家。为了节约时间,夫妇二人连饭都顾不上回家吃,总是在菌地“对付一口”。烈日炎炎、风吹雨打,菌地里总有夫妇二人弯腰忙乎的身影。

      “李国民两口子都是非常勤劳的人,特别能吃苦,而且人非常节约,要不是因为孩子,他们肯定不会贫困。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那种非常强烈的脱贫意愿。”帮扶人姚永远在评价二人时说道。

      为了保证木耳质量,扶贫组隔三差五就来查看木耳涨势,积极联系黑木耳产业办、农技推广中心为李国民做技术指导,保证木耳质量。背靠大树好乘凉,有东宁“全国黑木耳第一县”的金字招牌,只要有高品质的木耳就不愁卖。在扶贫小组的牵线搭桥下,李国民的8万多袋黑木耳卖出了好价钱,净挣8万多块。

      在东宁,像李国民一家这样依靠特色产业脱贫的人还有许多。东宁市自“回头看”以来,坚决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充分挖掘“产业+扶贫”的内涵,积极利用黑木耳、肉牛产业等特色产业,发挥产业对贫困户脱贫增收的带动作用,确保贫困户有长期稳定的收益。据统计,该市目前已有67户172人成功脱贫,26户73人拟退出贫困。

      “明年的目标是15万袋,挣了钱除了还饥荒之外,我要给娃娃买好东西,让他上学。”李国民在谈到明年的打算时,露出希望的笑容。相信在东宁精准扶贫的优势政策下,脱贫的百姓会越来越多,大家的日子过的会更加红火。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